Excerpts from Interview Transcripts: 張天妹/ 梁湘華

張天妹 台東長濱 阿美族人 

53歲 

孫女、妹妹、電子工廠女工、太太、媳婦、媽媽、清潔公司老闆、推拿學徒、推拿工作室老闆。


梁湘華 台東長濱人

29歲

女兒、妹妹、姊姊、老么、老二、學生、老師、女朋友、朋友、演員…


天妹: 我小時候是我姊養大的,不是父母養大的,我的想法比較積極,因為不想當孤兒。國中時大家集體一起找工作,結果有人提議離職,大家就走光了,心想那我以後要自己一個人,從那時起一路上,我都是自己一個人。19歲,離開電子工廠工作自行創業,第一份工作是開了清潔公司,很辛苦,也算是勞力錢。到了三十幾歲同時兼兩份工作,開始學習推拿的工作。 真的很感謝阿嬤(夫家婆婆),媽媽我沒什麼盡責ㄋㄟ,真不好意思啊(對這鏡頭另一端湘華說),媽媽只會做啊~ 只會四處找錢養小孩啊~ 一路做做做,現在他們大了,我可以過自己的生活了。一路辛苦的過程,說實在的,真的都忘光了,只記得甜的,他們長大孝順就好。


怡芬: 你很常提到阿嬤,阿嬤的好對你來說是什麼感覺?

天妹: 有個家的感覺啊~! 在他那邊有感受到家的感覺。 先認識前夫,他帶我回去他家時跟阿嬤相處覺得很不錯,你請她幫忙他都會幫忙,我跟她的關係不像媳婦跟婆婆的感覺,我們比較像母女。我都沒提到你爸齁(對湘華說),他只是捐精子而已(笑聲)。


湘華: 記得小時候,只要起床爸媽就都不在了,去工作了,所以家裡所有生活起居都是阿嬤在照顧。上國小,家裡買了自己的房子,但放學還是都先去阿嬤家吃飯,在等爸媽來接回家。阿嬤在我們四個兄弟姊妹心中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說我媽是因為阿嬤步入這個家庭,她覺得阿嬤是她媽媽的話,其實對我們而言,如果說母親是一個照顧者的話,阿嬤更像是我們的母親。我小時候學校園遊會時都好希望媽媽來學校,但是中學後我反而很不希望媽媽出現,因為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別人解釋我的媽媽。直到大學讀戲劇系,在藝術圈裡就很多同性戀者,有一天跟同學說媽媽是同性戀,結果大家都很能接受。從那刻開始,我才知道我有這樣的媽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媽媽怎麼出櫃? 我記得,當時媽媽的女朋友阿姨會煮飯給我們吃,我們還要等阿姨坐下來我們才能開動,然後媽媽會逼我們叫她"小媽媽",要謝謝小媽媽,當時是不能接受的。有一次出去玩,小阿姨坐副駕,弟弟突然說出"你女朋友"什麼的,車子突然一陣安靜。然後媽媽問我們"你們覺得我們是什麼關係?" 我回: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僵持了很久。現在回想才知道,當時媽媽只是想分享她的愛,希望我們接受。但當時我只覺得我不能接受你離開爸爸,然後把我們丟掉這件事情。


天妹: 其實我的性向從小就是喜歡女生,但我們那個年代就只能蓋牌,結婚對我來說就只是一個證照而已。我剛剛說的,阿嬤對我不錯,我是嫁給阿嬤,不是嫁給老公。湘華剛剛說的那段,其實也都還是在蓋牌,因為我一個人說實在的,我沒辦法照顧這麼多小孩,"她"願意照顧我們家小孩,我才忙得過來。等到孩子有投票權了,我就會慢慢讓他們知道,他們也是得默默的接受,不接受也不行,吃飯起居誰來照顧。

“不能講啊,我們那個年代人家會覺得是異類。我出櫃,是湘華幫我出櫃的。他們接受,我也會欣然接受。如果他們不接受,我就繼續蓋牌。”


大姊問: 如果你喜歡的是女人,那為什麼你要生小孩? 

天妹: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別人,說實在的,每個女人都想要生自己的孩子。我之前的女朋友也有問過這個問題,她想要有孩子。我說:你生,我不要生。但精子要錢,而且又是不認識的人的,後來就不了了之。

湘華: 我研究所做了一個Solo表演,為了祝福媽媽,我最後幫她辦了一場未來的婚禮,媽媽穿著很帥的西裝出場。大姊結婚的時候,她還顧慮親戚朋友的眼光,她還是彆扭的穿著裙裝。但今年小妹結婚,她還特地訂製西裝、皮鞋、梳油頭帥氣牽女兒出場。


------------------------------------------------------------------------------------------------------------------


大姊專訪後的散文 


梁紫雲 30歲 天妹的大女兒、湘華的姐姐,一個孩子的媽媽。


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是梁明坤跟張天妹的女兒,但更多的時候,我是梁澤波的寶貝長孫女,在我有記憶以來,爺爺會帶著我坐在他的腿上看大陸尋奇、會帶著我走好遠好遠的路去陪他的榮民朋友聊天,但基本上都是在炫耀孫女還沒上幼兒園就可以看得懂報紙上在寫什麼內容,回想他那滿臉得意的樣子我現在倒是明白了什麼。


上了小學,天資聰穎的我自然是第一名,不讀書也是第一名,年年都是模範生,縣長獎畢業,畢業生致詞也是我。


聽起來好像很討厭,是很討厭,但我說的是實話,小學嘛,邏輯好一點的孩子都能應付的來的,所以學業上從來都不需要讓父母擔心,加上從小口齒清晰,我被遴選為校內演講朗讀比賽選手,而後打敗所有競爭對手,代表學校出賽,參加校外演講朗讀比賽,獲得國小組第一名,還記得那時候的張雅雯老師在比賽結束之後,帶我到sogo百貨公司,買了一塊蛋糕請我吃,我怯懦懦的,看著標價120元的蛋糕,說著:老師,這太貴了,我不敢點⋯老師溫柔的說,沒關係,這是慶祝你得到第一名的,老師請你吃。


沒錯,縱使我沒有說,但我家經濟不好過,甚至可以說很難過,爺爺中風後,家基本上可以說是垮了,


升上國中後,我終於明白了媽媽說的人不能驕傲,但其實我也沒有驕傲,我只是沒有遇過比我聰明的人而已,但我遇到了,於是我得到了一個新的稱號「永遠的第二名」,說來奇怪,我就是無法超越那個男同學,但沒關係,我當下的遇到比讀書更險峻的情況是,我被一群女孩子排擠了!是的沒錯,你永遠不會知道,在青春期女孩的眼裡,你到底惹到他們什麼,有可能是你太做自己,有可能是他們喜歡的男孩喜歡你?於是國中三年我過的水深火熱,卻又日日在箭靶之下,只因我天天都在司令台上誦著升旗典禮開始、全體肅立,非常可怕的青春歲月。


(而多年後我再次見到國中同學,昔日憎恨我的宿敵,已化干戈為玉帛,

他說他就是討厭我一直睡覺還可以考第二名,真的很討厭!

我說你真的誤會我了,我當時有很嚴重的偏頭痛,)


我考到了一間很不錯的高中,讀了一學期,適逢父母離異,其實他們在我國中時就已經分居了(可能是我偏頭痛的原因吧,因為我後來就不痛了),我跟爸爸一起住,但其實監護權是給媽媽,總之,我覺得,家裏沒有溫暖了,我也不想讀書了,讀書能帶給我什麼?世界和平?家庭幸福?我連完整的家都沒有(現在想想我真的好傻)於是我休學,去工作、跟男友住、不回家,兩年不跟媽媽聯絡。


我成為了別人口中的「那個很可惜的同學」


後來,我遇到了他,他對我很好,很溫柔,他說我應該回家,其實我也很想媽媽,只是我假裝是因為他說所以我才回家,這個台階很不錯。

又後來,他來提親。

再後來,我懷孕了。

呱呱墜地的那一刻

我成為了戴靖哲的母親。

我眼淚流不停,不是感動。

是懊悔,

懊悔不已,我的不孝

我讓我的母親為我操心,為我流淚,我拿起手機打給他跟他說對不起。

電話那頭的他應該也在哭,只聽見他用濃濃的鼻音回我一句話:

沒關係,報應來了⋯⋯

Previous
Previous

2023 A Collective Lecture: Myth of Mothering by Tung I-Fen

Next
Next

Excerpts from Interview Transcripts: Crystal/ 男跨女由Daddy變Barbie